数学开窍最佳方法:3个习惯让孩子爱上数学

数学开窍最佳技巧:3个习性让孩子爱上数学

为什么你的孩子数学总是不开窍?

每次看到孩子数学试卷上的红叉,你是不是也着急上火?别急着责怪孩子”笨”,其实数学开窍最佳技巧就藏在日常的进修习性里!今天我要分享的这三个实用技巧,已经帮助无数孩子从”数学恐惧”变成”数学高手”,赶紧来看看吧!

一、像侦探一样拆解题目

很多孩子一看到数学题就发懵,其实是由于不会”读题”。就像警察破案要先分析线索一样,解题也要先拆解题目。

具体怎么做?

1. 让孩子用荧光笔圈出题目中的关键数字和条件

2. 问孩子:”这道题考的是课本上哪部分聪明?”

3. 把题目和课本聪明点对应起来,比如看到”利润”就要想到”方程”

举个例子:

“某商品进价8元,售价10元时每天卖200件。每涨价0.5元,销量减少10件。若要利润640元,售价该定几许?”

先圈出关键信息:进价8元、目标利润640元、涨价与销量的关系。这样就能看出考点其实是”一元二次方程”,不会被其他信息干扰了。

二、逆向思考解题法

很多孩子解题时像无头苍蝇,东试西试就是找不到路线。这时候”逆向思考”就是数学开窍最佳技巧!

具体步骤:

1. 从难题倒推:要得到答案需要什么条件?

2. 看看题目已经给了哪些条件

3. 找出缺少的条件,想办法补全

比如证明题:”已知AB=AC,AD是△ABC中线,求证AD平分∠BAC。”

正向思索可能卡壳,那就反过来:

1. 要证∠BAD=∠CAD → 需要△BAD≌△CAD

2. 已知AB=AC(等腰),AD中线→BD=CD

3. 公共边AD → 三边相等(SSS) → 全等得证

让孩子用箭头纸片把条件和重点拎出来说连起来,思考一下子就清晰了!

三、错题本的”黄金用法”

错题本不是抄题目和答案就完事了,要用对技巧才能成为数学开窍最佳工具!

高效错题本这样做:

1. 给错题打标签:比如”二次函数-忽略定义域”

2. 每类错题放1-2道典型题

3. 旁边写上”避坑指南”,比如”解方程前先写Δ≥0!”

4. 采用”三时复习法”:第3天、1周、半个月后重做

这样分类整理后,孩子的大脑会自动建立”错误预警体系”,下次遇到同类难题就能避开陷阱!

让数学开窍的日常小习性

除了以上技巧,平时还可以培养这些好习性:

1.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:当孩子问”为什么”时,不要直接给答案,引导他自己思索

2. 设置合适难度的难题:难题要让孩子”跳一跳够得着”

3. 给足思索时刻:一道题想半小时也值得,深度思索才能真领会

4. 把抽象变具体:用积木、画图、生活实例来领会数学概念

记住,数学开窍不是一夜之间的事,而是好习性积累的结局。就像一位资深数学老师说的:”补课是给鱼,技巧是授渔。”坚持这些技巧,一个月后你就能看到孩子的进步!

明天就开始行动吧:

1. 让孩子用”说人话”解释新学的定义

2. 做错题后必须写一行”错误缘故”

3. 写作业前闭眼2分钟回忆课堂重点

相信不久后,你就能听到孩子数学”开窍”的美好声音!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