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上班叫点卯:为何古人的职业作息如此特别?
在现代生活中,“上班”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早晨六点的闹钟响起,许多人开始了他们的忙碌一天。但如果你有兴趣,或许可以通过了解“古人上班叫点卯”的方式来感受一下古代的生活节奏。
点卯的朝九晚五:古人的作息揭秘
古人的“点卯”就相当于现代人的上班打卡。这个词最初源自古代官员的考勤制度,具体来说,“卯”指的是从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刻段。在这个时刻里,官员们需要尽早到达政务之处。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严肃,但想象一下,要在五点到七点之间出门,得几点起床呢?恐怕许多现代人在这个时刻点还在做美梦吧。
古人起床,最大的“闹钟”就是公鸡的叫声。试想如果这个时候你还在床上,妻子可能已经心急如焚,也许会像《诗经’里面描述的一样,催促丈夫起床:“鸡既鸣矣,朝既盈矣。”看起来,“赖床”这个坏毛病真是延续了千年。
响应新鲜事物的挑战:天气与交通
在古代,官员们的上班途中的确会遇到不少挑战。比如说一个下雨的早晨,唐朝的文人崔纵就曾在上班途中跌进水中,想想如今的我们,天气好时上班已经够难,又何况那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可以依赖呢?更有趣的是,古人还会由于天寒地冻或阴雨交加而放假,更有人像韩愈一样在半路上才知道放假了,这样的遭遇实在让人忍俊不禁。
更有雅趣的是,晚唐的诗人郑谷在大雪纷飞的半夜听到放假鼓声,激动地准备享受一个慵懒的早晨,这样的生活难道不令人羡慕吗?
上班气氛:忙碌与闲适的对比
提到古人的职业,无论兄弟们可能会发现,上班的情形和心态也非常丰富。白居易在单位上班时,常常处于闲得发慌的情形。他的职务是负责起草皇家诏书,但如果没有公务,他就会一边喝茶一边作诗,描述四周的景象。而正好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杜甫则要忙得不可开交,面临着高温、蝎子和苍蝇的困扰。这两种情况,你觉得你更像哪一种呢?
这其中,虽然生活条件和环境不同,但无论是白居易的悠闲还是杜甫的苦闷,都可以让我们窥见古人职业生活的另一面。这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相比,又显得尤为独特。
重点拎出来说:从点卯看古人的职业哲学
往实在了说,古人上班叫点卯,折射出他们严谨而又有趣的职业文化。古代官员的生活职业虽然充满压力,但他们却以独特的方式克服,或悠闲,或勤奋;无论怎样,这都是值得我们了解和借鉴的古人聪明。想想看,我们今天的职业是否也能从中得到一些灵感呢?古人的点卯不仅是生活节奏,更是对时刻的珍视和对职业的态度反映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无论兄弟们能对“古人上班叫点卯”有更深的领会,也不妨在职业之余,留点时刻感受古人的生活哲学。